“黃陂泥塑需要選擇沒有砂石的黃泥,并反復篩除雜質,采用‘脫胎漆塑’工藝,先用泥胎塑形,再以生漆、葛布逐層貼附,能歷經千年不腐,這正暗合了為官清廉之道。”近日,武漢市黃陂區泥塑非遺傳承人陳友芳介紹道。


圖為武漢市市級泥塑非遺傳承人、黃陂泥塑協會常務理事 陳友芳創作的泥塑作品《清正廉潔》
為推動非遺元素融入清廉文化,近期,黃陂區開展清廉非遺手工作品征集活動,鼓勵廣大非遺傳承人、手工藝愛好者圍繞清廉主題,創作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非遺手工作品,共征集清廉主題非遺手工作品50余件,其中泥塑作品《清正廉潔》《端茶倒水》、篆刻類作品《淡泊之守》、手工類作品《鏡鑒蓮心》等6個作品入選武漢市“清廉家風潤江城”非遺手工作品展,并在武漢市委黨校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展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據悉,黃陂區共有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16項,擁有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淀,蘊含著豐富的廉潔因子。近年來,黃陂區紀委監委依托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本土非遺項目中的廉潔因子,推動非遺和清廉文化相互滲透、交相輝映,通過構建“區紀委監委督導+職能部門組織推動+社會共同參與”模式,做深做實“非遺+清廉”融合文章,賦能清廉文化出彩出新。
“鼓板聲聲唱廉政,說一說我們黃陂滴烈士英雄蔡以忱……”湖北大鼓的悠揚聲調再次響起,這是非遺傳承人陳清雨深度挖掘蔡以忱烈士事跡后創作出的全新唱段。湖北大鼓是該區紀委監委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與清廉文化有機融合的示范典型之一。近年來,非遺傳承人圍繞“廉潔主題”,創作出了《媽媽的話》《打鐵還需自身硬》等一系列生動作品。
該區紀委監委充分調動職能部門和民間非遺傳承人的力量,開辟廉潔教育新路徑。多部門聯動開發的“非遺+廉潔”體驗包,將黃陂本地非遺項目泥塑、湖北大鼓、木版年畫、楚劇、干砌技術等融入清廉文化內涵,讓群眾在非遺技藝體驗中感受“清、慎、勤”的古老智慧。同時,該區紀委監委還組織開展了非遺+清廉文化主題晚會,弘揚清廉文化、非遺文化、群眾文化,在非遺中品悟清廉,從群眾文化中感悟廉潔,這是清廉文化走基層的一次生動實踐,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將清廉文化進行形象化展示,增強了清廉文化的傳播力和感染力,也提高了廣大居民參與度和認同感。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拓展‘非遺+清廉’建設廣度和深度,講好廉潔故事、傳播廉潔聲音,持續推動全區黨風政風民風向善向上。”黃陂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張雯杰)